贵州民族大学  党委宣传部主办     大学生网站  制作维护
当前位置: 首页>>新闻>>深度>>正文

【人物】盛开的野兰花——杜再江与他的新闻理想

2014年12月11日 18:29 刘梓越 点击:[ ]

    把梦想在平凡的岁月里坚持下来,一切自然就会有结果。31岁的杜再江温润平和,文质彬彬;他热爱文字,文采飞扬。身为贵州民族报的首席记者、总编室主任,他获过贵州省新闻奖、省人大好新闻、省政协好新闻等多个新闻类奖项,是贵州民族报社首届总编辑奖获得者,作品多次被省内外媒体转载,多篇作品被省、市领导批示。这个从大山里走出来的汉子,有着坎坷的年少经历,心怀理想,不屈不挠,如同他最喜欢的野兰花一般,历经风雨,却依然香如故。

 

缘分——这是我冥冥之中唯一要走的路啊

 

    1983年12月,杜再江出生在贵州省黔西南洲望谟县一个偏远的小山村。这个贵州山区里的国家级贫困县,土地贫瘠、自然灾害严重,杜再江从小家境贫寒,生活困苦。初中尚未毕业,母亲就去世了。到他念师范时,家里就已经倾其所有。

    2002年,于杜再江的生命中,是转折之年。这一年,国家高考政策放宽,“三校生”可参加高考,这给当时正在安龙民族师范学校念中师的杜再江带来了新的希望。他决定参加高考,目的很简单,为自己的命运寻找一些机会,因为在他们之前,中师一直是香饽饽,意味着端上了拿国家工资的铁饭碗,可是按照政策,等到他毕业时,县里不再包分配。几个月的狂补后,他被当时的贵州民族学院新闻学专业录取。

    数月后,杜再江到贵州民族学院报到。除了一身衣衫,他赤手空拳,别无他物。庆幸的是,银行的“绿色通道”为他开启了进入大学的门,为他提供了助学贷款;同学借了一百块给他买了饭卡,民族文化系的领导为他申请了床上用品,申请了勤工俭学的机会。

    这一年,杜再江19岁,开始依靠助学贷款和勤工俭学,艰难地维持着自己的学业。从打扫学校的马路到扫厕所,为学校医院守大门到把校报发放到每个寝室,还有没日没夜的写稿,“只要能赚钱的,几乎都干过”。大学期间,他坚韧的性格被生活磨砺得得愈加挺拔,内心也更加坚定了干新闻的梦想。

    从小,就迷恋上了文字,到初中时,每个周末都把自己反锁在教室里写东西,为的是作品能在校园广播里播出,挣得最多不超过4元的稿费,以贴补生活之用。读师范时,负责学校的手抄校报,还经常给外面的媒体提供稿件。参加高考时,志愿栏里全都是“新闻学”专业,那个时候,他已经意识到,只有这个专业,能让他充满力量。

    大学四年里,他是班长,校报记者,学生会主席,学生党支部书记。在国家级刊物《时事与政治》上,发表了贵州民族学院学生的第一篇作品《为自己打工》。挣得的一百多元稿费,寄给了乡下的父亲。文字最初能换成钱,是为了生活所需,但到后面,对于杜再江而言,已经成为他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部分。从开始知事的年龄到成为一个具有诗人情怀的新闻记者,文字是他的慰藉,散文、随笔、诗歌以及懵懂的新闻梦支撑了他的整个青春岁月。

    “我认为我把自己的梦想坚持了下来,这比什么都重要。”

 

回归——与民族新闻的不解之缘

 

    在贵州民族学院的四年,成为了杜再江一辈子的烙印与怀念。他对母校感情很深,如同母亲一般,在他当时的计划里,留校成了第一选择。他的新闻梦想,从这里开始,遗憾未能如愿。

    2006年,杜再江毕业,背井离乡,去了三亚,在南海舰队的下属单位工作,辗转来到广东,这样的生活让他找不到出口,虽然从事的一直都是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,但在他的心里,传统媒体才是他的“皈依”之所。一段时间后,他选择了回归传统媒体,回到贵州,入职《贵州民族报》。

    “干瘦、精炼、能写会干,”谈到杜再江,同事郭思思这样描述他,“民族报是他展现非凡才华的大舞台。”

    如今,杜再江已在媒体干了8年,经历过部队、公司、传统媒体,他面临过高薪诱惑,有机会去更好的职位里开辟新天地,到更大更好的媒体工作,但他最终留在《贵州民族报》。原因很简单,《贵州民族报》是慧眼识马的伯乐,更是他洒下心血,实现理想的广袤天地。

    不得不说,杜再江是干民族新闻不可多得的好料。他的新闻作品《一个自治州的民族语广播尝试》经《贵州民族报》发表后,先后被人民网、凤凰网、中国民族报等多家主流媒体和报纸转载,引起了广泛的关注,相关部门为黔西南州的民语广播机构解决了诸多难题;《苗族英雄史诗亚鲁王的前世今生》是第一篇报道这个贵州重要文化的作品,先后被中国民俗学网、中国社会科学网,中国民族宗教网等网站转载,得到了文化部非遗专家刘锡诚等人的高度肯定。因为这些大量有影响力的民族新闻作品,杜再江渐渐被人们所熟知。这让他意识到,民族新闻这一行的空间还很大。

    基于这样的认识,杜再江充分利用《贵州民族报》的优势,先后开设了“民族文化时评”、“寻找城市民族文化传承人”等栏目,通过言论、深度报道等形式,深刻反映贵州在现代化进程中,本土民族文化遇到的困境、所遭遇的危机以及可能的出路,许多报道刚一出来,《贵州报刊审读》等权威解读就充分给予好评,许多媒体也进行转载。

    他的妻子孙远桃在文章《杜再江:做一个倾听民族内心声音的歌者》里这样描述他:如今的杜再江,依然在关注着贵州民族文化的发展变化,就像他起起落落的人生,虽然坎坷,但从不后悔,仍然笃定执著。

 

发声——盛开在城市的野兰花

 

    贵州是全国民族八省区之一,贵州的农村大多是民族地区,也是贫困的核心区。除了关注民族文化,家乡的建设,积贫积弱的父老乡亲也成了他心底最深的牵挂。

    2007年春节回家之时,他盼了五年的路还没有修通,那时的杜再江已经是《贵州民族报》的记者,记者的使命感与责任感让他觉得必须为家乡做些什么,他采写了通讯《农民盼路,何时是尽头?》。报道出来后,在当地引起了强烈反响,后来,利用2008年采访“两会”的机会,他又把这篇报道反映到时任黔西南州书记陈敏那儿。功夫不负有心人, 2008年下半年,政府终于立项了。一条惠及近万群众总投资96万元的乡村公路,结束了他的故乡世世代代人背马驮的历史。

   杜再江说:“通过新闻报道手段等为家乡解决修路问题,一是因为家乡贫穷,一直有一种家乡情节,想为它做点事情;二是一种无奈之举,有其他办法,也不会选择这一条路。我想每一个有良知的人,都会这么做。作为一个有志于在媒体行业发展的年轻人而言,责任始终是要有的。当然,责任跟能力是相辅相成的,有了责任,才有担当。一个愿意去担当的人,才有可能在自己的领域取得一定的成绩。”如今,他还在进一步反映,力争把这条路修成水泥路,目前进展顺利。

    有一次,杜再江回老家望谟乡下采访。从下车的地方到学校,单边路程就要步行6个小时,他赶到学校时,脚上被磨起了血泡,腿已经不听使唤。他说:“但是身体的疲惫被学校老师和学生看到我时的欢喜冲散了,我觉得所有的付出都值得。”

    回来的时候,天空下起了滂沱大雨。由于雨太大,乡村的大部分道路泥泞不堪,当他走到一处特别陡峭的山路时,突然在半山腰上摔倒,差点坠入悬崖下面的洪流之中,还没反应过来的他一屁股坐在稀泥里。当他走出大山,整个人仍然惊魂未定。回到贵阳,半个多月后他的脚仍然一瘸一拐。至今,杜再江的腿还有一些问题,每逢阴雨天气,就会隐隐作痛。这是他的报道《1个苗族老师和他的60个学生》的采访经历,报道出来后,全国各地的志愿者来到望谟县铁炉小学,修建了校舍,解决了诸多问题。

    类似的经历,在杜再江从业的8年时间里,比比皆是。

    “为底层的人代言,为生活在最底层的人呼吁,相对那些个只唱赞歌及只沉浸在造作的小情小调中的人们来说,这样的书写才是有力度和有温度,也是有良知的,这是件值得骄傲的事。希望你一直坚持走在这样的路上。”这是贵州民族大学老师文渊对杜再江的评价和希冀。

    心系民族,着眼民生,始终秉持着新闻人的底层情怀,为底层的老百姓鼓与呼,这是杜再江的选择。选择了,就义无反顾,一如既往,一往无前。这株坚韧的野兰花,在故乡这片土壤上,在《贵州民族报》这个广阔的原野上,扎根散叶,在风雨中,散发出强烈而持久的幽香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大学生网站 刘梓越

下一条:让手机“鸦片”变“毒”为“药”——高校师生会诊如何治疗大学课堂“手机病”

关闭

贵州民族大学 大学生网站 制作维护
贵州民族大学党委宣传部